TECHNIQUE
技術
1. 水文地質調查
地下水環境調查技術發展
發展或運用地球物理探勘及地下環境調查技術,更加精確掌握地下水文地質條件及其流動特性
地表地下水交互關係研究
研究影響地表地下水間的交互關係因子,如地質、地形、水文、生物、化學等,及其與水量、水質及生態系統健康等
2. 評估模擬工具
地下水污染流布模擬工具研發
研發或引進地下水數值模式,建立污染傳輸模型,以做為追查污染源、範圍及污染控制或整治的有力輔助工具
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完善
建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健康風險評估制度,強化健康風險評估方法之本土適宜性及需求
土壤液化與淹水推估研究
分析土壤液化潛勢區範圍,並研究在地下水位較高且高程較低之地區,其土壤液化與淹水潛勢對於地表建物與設施等造成之危害
3. 調查整治技術
調查技術引進與研發
引進與發展地下水水質監測、即時監測、污染調查、污染物快篩等新穎技術,強化地下水水質調查及污染預警
整治技術引進與研發
引進與研發生物整治技術及物理化學整治技術,並精進高解析污染場址分析技術,以掌握污染物的暴露途徑與分布,釐清污染洩漏位置及污染責任主體
綠色永續整治概念導入
導入兼顧環境、社會與經濟效益三面向的技術、工法、策略或管理方法,以減少整體環境衝擊與環境足跡
4. 機器學習與物聯網
機器學習與數據分析方法發展
發展巨量資料分析技術,並基於長期且大量的地下水相關監測數據,經由模型訓練與測試後,預測未來地下水可能發生問題
地下水水質及供需智慧管理
應用物聯網概念,規劃監測數據智慧化管理,並藉由鏈結用水端資訊,除可提供高品質用水水質外,亦可達到精準供水與節水管理之目標
PRINCIPLE
制度
1. 基金運作
預算決算公開
各項基金預算編製與執行及決算編造等皆需依相關法令辦理,並公開供查詢
收支管理與運用
土污基金及水資源作業基金之來源、使用用途、保管等均依循作業辦法規定,應注重收益性及安全性,並有審理稽核制度
2. 交流培育
國際交流
藉由與國外產學界上之維繫與交流互動,提升臺灣地下水管理各層面之技術與經驗
人才培訓與環境教育
藉由青年種子人才培訓,提升大眾環境保護意識之活動、文宣與教育訓練
跨部會溝通平台建置
建立部會間之溝通平台,以地下水水質保護為標的,整合各單位資源、工作與期程,避免資源重複投入
公眾參與
建立地下水公眾參與機制,使政策能確實傳遞,保有其暢通發聲管道,公眾意見亦能納入決策過程
3. 法規研修
相關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檢討
依據母法制定之相關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之檢討,包含各類施行細則、作業與管理辦法、管制標準等適宜性、各類保護區劃設與整合等
相關母法修訂與檢討
檢討與研修地下水相關上位法規,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、水污染防治法、水利法等
4. 政策擘劃
未來工作藍圖擬定
以 5 年為單位,建立短中長程之地下水水質永續管理之量化目標、進程規劃與分階段工作
地下水施政綱領擬定
延續過去地下水保護政策,擬定地下水永續管理之願景、目標、策略、行動方案及權責分工等未來政策方向
MANAGEMENT
管理
1. 調查評估
基礎資料建置累積
持續辦理各地下水區特性資料蒐集,並藉由地理統計及繪製圖資等方式,研判水文地質及水質特性等變化
高污染潛勢分析
針對具高潛勢污染源及受水文地質條件影響地區,定期監測地下水水質,以掌握污染物潛勢分布與影響範圍及污染緊急應變
地下水蘊藏潛能估算
持續精進地下水補注量、蘊藏量之推估研究,並結合水質狀況,估算各地下水區地下水合理可用水量
2. 環境監測
基礎監測設施維運
於密度不足地區補充設置地下水監/觀測井,並定期檢視井網空間密度與功能,整合各單位水井推動水質聯合監測工作
污染場址管理
訂定各項審查或查核制度,並剖析停滯場址之問題與解決對策,修訂場址管理制度,以推動污染場址逐步解列
水位與地層下陷監測
強化地層下陷防治工作,並建立地下水鹽化監測系統,預測地下水鹽化入侵之程度與範圍,限制該區域地下水使用並調整土地利用及產業型態
地下水資源預警制度建置
評估地下水水質與水位變化趨勢,整合水文地質與人為活動資訊,建立地下水水質與水位預警機制並研擬配套措施
3. 衝擊調適
脆弱度評估架構建立
以調查與監測數據為基礎,結合地下水使用的用途與需求,建立地下水環境脆弱度評估方法,以利後續應用與政策研擬
分級分區管制方案建立
依不同的土地使用形式、地下水水質概況及水文地質特性等研擬分級分區管制與管理方案
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研訂與實施
因應氣候變遷所導致的降雨時空變異及產業活動與用水行為改變,研擬及推動地下水水質水量之衝擊調適策略
IMPLEMENT
應用
1. 經濟工具
地下水污染整治效益評估
依污染整治期程、投入經費及污染物削減率等,評估整治經費及土地再利用之經濟成效,避免過多不必要費用支出
地下水經濟價值評估
建立地下水經濟價值分析工具與評估方法,如地下水用於飲用、灌溉或工業上產生的價值,或是做為替代水源而避免缺水損害的價值,以及補注河川湖泊水源所產生的生態價值
2. 資訊整合
決策支援平台建置
建置關注區域或議題之評估決策支援平台,整合與架接現有數據與研究,提供決策端快速掌握資源及投入資源優先順序
資料系統整合
建立跨單位間地下水相關資料之資訊交換平台,並整合各項監測數據的資料格式、項目及交換頻率等
資訊公開制度建立
綜整各單位地下水相關政策、計畫與地下水監測數據,並建立公開查詢平台及其公開制度
3. 水資源經營
地下水超抽管制
掌握民井分布位置與數量,輔導水權登記申請,合法抽汲地下水,並基於區域地下水補注量與蘊藏量之合理用水量推估,有效管理地下水水權井之抽水量
抗旱井建置
在地下水豐沛且因氣候異常導致降雨量減少地區,評估適當區位設置抗旱井,在確認不會造成地層下陷或影響水源保育情況下,作為產業短期缺水的備援措施
地表地下水聯合應用
綜合考量供水之需求與時程、各水源供應潛能、水源設施等,訂定地表地下水聯合運用方案,並持續評估伏流水開發適當場域,開發多元水源,強化地區供水穩定性
地下水補注
確保水質無虞的前提下,以人工湖、水塘、地面漫流、重力或壓注式補注井、地下水人工補注回用等方式,積極辦理地下水資源補注工作
4. 國土規劃利用
公共與環保設施建置與營運
針對環保設施或水利類公共設施等,於其建置與營運過程中評析對於地下水水質及蘊藏量之潛在影響
農漁畜牧發展
結合農業相關政策與規範,基於水土資源永續下避免導致環境污染負荷